【赛迪网讯】5月25日消息,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落实《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快速、集约和低成本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更好地把握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吸收企业界优秀的思路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解决方案,系统地降低“智慧城市”建设的难度和风险,“2012中国物联网应用需求与产业对接大会”于5月25日在北京亦庄丰大国际酒店隆重举行,赛迪网对本次大会进行图文直播专题报道。

  此次大会的直播地址:·http://miit.ccidnet.com/zt/2012/0525city/

  以下是北京博大光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归博士王煜副总经理的致辞:

  谢谢大家,刚才我听了各位专家和领导的讲座,我真的是受益匪浅,我觉得这么多好的想法和主意,物联网是没有做不成的。现在中国的物联网已经从技术和热情远远超过了美国在物联网方面的热情。

  今天我介绍一下与我们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无线云传感网的通信协议技术,无线云传感网我们把它叫做CWSN,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博大光通,是由几位海外人员创立了高科技公司,我们主要是进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设计和开发,我们公司的目标是系统设计、标准参与、芯片集成。我们的产品定位分为几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无线云传感通信协议,无线云传感网通信设备,包括模块、节点、AT等等。第三部分是我们有一部分特殊的云海量数据的处理技术,这方面我们也花了一定的精力。我们也参与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因为光做协议没有办法证明你的协议是不是好,所以在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主要找合作伙伴一起开发物联网的应用解决方案。

  我们公司主要的合作伙伴是在北京移动硅谷互联网产业联盟内,大概有三十多家企业。我们公司从技术方面来说,总共有两位主要管理人员,我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系研究生毕业,主要的背景就是高速通信和芯片设计。从物联网的协议当中我们主要有两项技术,一项就是射频能量优化技术,一项是无线云传感网技术。还有一位是汪杨博士,他主要负责云数据加速优化事业部。

  所谓的无线云传感网从概念上来说它是非常简单的,它能负责所谓的云通信和通信的协议。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只是把数据送到云端你不能叫做无线云,你只能叫做传感网和云技术,现在我们主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怎么把通信协议从云传到基站里面去,再传回来。它的明显的优势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就是大概的云传感网的示意图,中心就是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不光是把数据从无线传感网的网络里面采集上来,更重要的是它控制无线传感网络,所有重要的通信协议都放到云服务器里面,把数据存储并且处理,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端,你的电脑和手机来看数据,也可以直接通过窗口控制你的网络。

  现在从通信上来看,自组网有非常大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路径优化,怎么决定一个节点最好的路径到达基站,通过基站把数据发出去。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新的节点,这个节点到底通过谁发呢?它可能会接触到众多的其他节点,众多的其他节点能接触到它的信号,这些节点已经有了路径,但是这些路径是很多的。所以怎么决定哪条路径是最佳的,哪条路径上的信号是最强的,这个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信道堵塞,这个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节点需要把数据传上去,等到数据到了基站周围的时候数据量非常大。我们在做系统的时候就发现如果系统做的不好,堵塞就发生在基站的周围,而不是发生在最底层,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防止了数据量很大的时候系统就堵起来,这个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是射频信号稳定性的问题,射频环境很差经常干扰信号,所以在物理层里面我们有一定的方法加强信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为什么自组网这么难做,就是因为自组网里面的设备硬件太基础了,我们看一个典型的传感网节点硬件参数,这个有点像80年的计算机,你要用80年的计算机来处理现在上万个点的通信协议,基本上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不把通信协议写到云里面去呢?从云来说大家知道云的存储数据可以随时写,某一天我发现我的硬盘用光了,我只要打个电话马上在五秒钟之内我可以任意增加我的硬盘的数量,开始的时候云的服务器可以小,以后增加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这个在传统的物联网技术里面是做不到的。

  从技术优势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个就是云中心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功能。另外就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动态界面,还有一个是它们的信号强度,如果你这里有一个点有问题会告诉你有警报,主要为了能够让用户自己来控制无线网络。现在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公司布网,然后他们来控制整个网络,有问题了你给他们打电话。现在我们做的界面,我们的用户他们自己管,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东西,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突破,虽然不是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上是非常好的进步。

  低碰撞,先进的低碰撞通信协议,可容纳大量节点而无信道堵塞问题。我们的灵敏度比较高,这样传送的数据比较长,功能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最终就是系统扩张,我们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任意扩张。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模块,我们主要用两个模块,一个是M208,这个是小一点的模块。还有一个是M608。从应用来说,大家看一下从各方面无线系统都可以应用。但是中间也的确发生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刚才有一位专家说了,每一个应用里面发生了很多需要克服的温度、湿度、天气等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个在应用里面需要一项一项的测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同时你做到了,你就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系统。

  这个就是我们市场做的应用之一,主要是温湿度检测,比如说你在公司的办公室里面检测,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机房里面检测温度和湿度,拉线把所有的温湿度检测起来。我们有一个LCD屏幕可以看到温湿度,它做的是适应工业界,不需要LCD,另外就是上传到可以基站,基站可以上传到云里面。

  这个就是我们的基站,基站连在网线上,通过网络把数据送上去。然后我们下面这一部分除了传感网的通信协议以外就是云的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主要是由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亦庄移动硅谷有限公司、北京云基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如果客户需要建自己的数据中心,你需要硬件和软件。假设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数据量很大,你得赶紧买硬件插上,然后把软件装上才能扩张系统,如果通过数据中心打个电话你的系统扩张马上就可以完成。

  这是我们的网页,大家可以去参观,点进去就可以看到每一个不同应用方面的数据。外面现在也设了一个参观点,我们在这个楼里面布了一些点,这些点的数据通过无线传到电脑里面,再通过网络传到云数据中心里面去,欢迎大家参观,这个就是对我们系统主要的介绍,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技术探讨,请您随时来找我,谢谢。

文章来源:赛迪网(http://miit.ccidnet.com/art/32661/20120525/3888125_1.html)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全产业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5-25


【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云基地、移动硅谷、博大光通联合发布无线传感网数据云平台

【赛迪网讯】王煜:无线云传感网对物联网发展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